而去蘭嶼認識的當地小朋友,面對陌生人時,友善又無邪的眼神,
那畫面深深的印在腦中。
在山上長大的小孩,和都市小孩真的有很大差距,
部落裡的小孩大部分單純善良,有點憂鬱,卻又樂觀,
看在眼裡,自然產生了憐憫之心,
這並不是都市人的優越感,
只是看到天生環境造成的不公平,
一直都很喜歡台灣的原住民,
我總想,希望有一天可以去山裡教他們英文,教他們電腦,
順便從他們身上學一些樂觀那該多好。
因為我自己愛山、爬高山,喜歡原住民文化,
看到身為金控公司總座、對山充滿浪漫想像的林克孝先生發生意外,更覺得可惜。
不過如果能像他有這般成就,又有對熱愛山林的執著,這樣活著也就足夠了吧。
好浪漫的林克孝先生,R.I.P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〔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、林俊宏/台北報導〕
「…我對山的浪漫想像使我走上這條路…,我暫時回不去,如同我不能回到童年。但我們一定會再相見。…像爬山前的短暫分別,我出門去登一座沒爬過的山了!」台新金總座林克孝愛山成痴,兩年多前,台大登山社學長蘇文政醫師在向陽山救人遇難時,林撰文安慰山友,字裡行間彷彿已預先排演,自己終有那麼一天,會走上一條暫時回不去的路……
林克孝遭遇山難的不幸消息傳出後,台大「山谷登山會」聊天室昨天即有社友大感驚愕、不捨,社友「yachen(阿金)」po文,「聽到不幸消息,驚愕、惋惜、遺憾,回家整理好心情,找出克孝在文政發生意外時寫來安慰我的信(內容如文末)。克孝熱愛登山攀岩,鬼門關前多次闖蕩,這次他自己卻終於躲不過,不再回來了,希望他的家人能看到下面這段話,傷痛後接受他所說的:『像爬山前的短暫分別,我出門去登一座沒爬過的山了!』」
社友bbwh6說,讀這篇短文,更感受林克孝對生死的豁達。最後那一刻,除了對所愛的家人有一些歉疚之外,他一定不悔此生!他那麼有信心,大家一定會再相見,那麼我們也含淚微笑以待吧!他將在另一個世界再組一個登山社,等著愛山的人加入。
已是榮華富貴 卻不忘登山初衷
林克孝在台大求學期間參加台大登山社,畢業校友多半會參加「山谷登山會」,林克孝也參加了,但他忙於工作,很少有機會參加山谷登山會的活動;台大登山社社友轉述,林克孝爬山似乎比較喜愛獨來獨往,他遇山難的消息傳回登山社,老骨頭們都感難過。
登山專業網站「登山補給站」,有位台大學弟tumor發文感慨:「他是我們台大登山社的學長…攀登的路線不是一般人會去走的路線,而是困難的勘查路線。一個已享榮華富貴之人,能不忘登山的初衷,讓我再度向您致敬…」
台大財金系兼任副教授
林克孝也是台大財金系兼任副教授,台大副校長湯銘哲昨受訪時一度語塞,他表示,「何止遺憾,只能說是天嫉英才!」因彼此工作常有互動,「林克孝是經濟學博士,更是深思熟慮紳士型的學者,又非常具有經營企業的才能。」林克孝的學生說,老師上課非常認真,同學們都知道老師身兼台新金總經理,平日非常繁忙,但老師非常謙虛,大家都很喜歡他,聽到老師山難時,同學都很難接受,期盼老師平安無事。
我有時也會獨自上山,
也很快發現在任何再安全的地方不小心摔一跤,
都可能讓自己陷在別人想找都找不到的地方。
所以也會揣摩如果陷入這種困境,我會怎麼想。
我會非常想念家人,我會在山上大聲喊我愛他們。
我會希望大家能堅強地原諒我的疏忽。
我希望大家能把有限的生命與相聚無限延長到想像中的一生。
我對山的浪漫想像使我走上這條路,
希望大家在怪罪我之餘,
也能因為這個浪漫本質而用另一個角度欣賞我的莽撞。
不過,如果怪我可以使大家能消一些氣,
我也會很甜蜜的接受。
被罵,此時是甜蜜的。大家要好好過這輩子。
我暫時回不去,如同我不能回到童年。
但我們一定會再相見。
我想知道我走後的地球發生什麼事,
也會準備一些我在另一個世界看到的其他地球難以想像的趣事
讓我們下次相會有說不完的話題。
像爬山前的短暫分別,我出門去登一座沒爬過的山了!
(From 克孝 09/1/13,出自山谷登山會yachen昨天下午三時五十四分po文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林克孝愛山成癡 出書「找路」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陳怡慈/台北報導
台新金總經理林克孝登山墜谷的消息傳出後,一位上周四才跟他吃飯的友人,昨(11)日在哽咽中回憶起「當時心裡隱隱浮起的不安」。
「那天,我問他,現在天氣熱、有颱風,不是適合登山的季節;他卻說,平常工作忙碌、壓力大,只有登山才能放鬆、拾起對生命的熱情。」
台灣金融界高階主管不少人喜歡爬山,但像林克孝這樣愛山成癡,並不多見。
他從小就跟著父母登山、國中參加登山會、高中創辦登山社、留美期間攀登西雅圖雷尼爾巨峰,去年出了一本跟山有關的書籍《找路》。書中敘述他為一個傳奇故事「沙韻之鐘」,在事件現場—宜蘭南澳山區探索的歷程。
林克孝對南澳及當地泰雅族人,有深厚感情。跟同事聚會時會唱山歌助興,最喜歡的歌是「月光小夜曲」,正是國語版「沙韻之歌」。
友人說:「我現在還浮現,他拿著一疊要幫助原住民朋友的資料,並期待此次登山行程的模樣。」
那天,友人問他,「登過這麼多山,還有沒有什麼山是下一個目標?」林說,登山已不在山的本身,而是想探究所在地過去曾是什麼模樣、發生過什麼事。
友人回答說,這有點接近考古,有歷史學家或地理學家的味道。他聽後也只是笑笑,一如給人的溫文儒雅形象。
1960年次的林克孝,是登山高手,也會寫詩、畫畫,上周六台新金替曾雅妮舉辦感恩會,他還邊看球、邊替同仁講解專業術語。「他在金融界算是有獨特風格的人」,不見銅臭味,「比起來,更像藝文界的人」。
外型高挑挺拔的他,堪稱台灣金控業最英俊的總經理。林克孝婚結得早,對象是台大經濟系同班同學。結婚前已知道對方罹患癌症,還是堅持迎娶,一直照顧到妻子過世。直到2007年再婚,目前育有一子一女,但年紀都還很小。
找路: http://mag.udn.com/mag/reading/storypage.jsp?f_ART_ID=232526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